全国咨询热线
0757-81942023

| 序号 | 核心技术名称 | 核心成果说明 |
| 1 |
长时间输送混凝土性能保 持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目前混凝土搅拌站的产品供应目视为,在前一天下班前提交第二天的供货计划,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供应地点、到货时间、供应数量等。由于各种原因,工地实际需求的到货时间时常改变,若提前,混凝土搅拌站接通知后及时立即发货,混凝土运输车到达工地的时间多数需要1-2小时;若推迟,混凝土搅拌站接通知后,混凝土运输车往往正在路上行驶。解决这个在混凝土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的问题,将大幅度提高建设工程的施工效率,提高搅拌站的顾客满意度。使用冗余技术,可以取消施工方对混凝土供应的提前订单,解决施工方混凝土到货时间难以确定的困难,达到施工方下达订单后,混凝土15min内到达指定工地。冗余技术的关键是由长时间输送混凝土性能保持技术支撑。 |
| 2 |
长余辉发光建筑材料 (装饰材料)关键生产技术 |
长余辉自发光材料又被称为蓄光型发光材料,当受到光源激发时在激发态存储激发能,当激发停止后,再将能量以光的形式缓慢释放出来。将长余辉自发光材料与碱激发胶凝材料相结合,制成新型长余辉地聚物混凝土材料。长余辉地聚物混凝土应用于建筑物时,白天建筑物表面接受光照,发光水泥受到光源激发时储能,夜幕降临,长余辉地聚物混凝土将储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阳光充足的条件下,长余辉地聚物混凝土发出人眼可见的余辉时间可持续500分钟以上,可以持续发光,满足发光需求。同时,长余辉地聚物混凝土这种吸收光-发光-储存-再发光的过程可无限重复,只需日光激发即可发光,亦不会发生材料的老化,是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可节约大量能源。其发出的光是一种清洁光源,亮度可调节,柔和而不刺眼,可以避免让过路行人或司机感到不适,并有多种颜色可以选择。大面积使用长余辉地聚物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可为夜晚的城市营造更好的氛围,打造全新的城市名片。 |
| 3 |
混凝土胶凝材料粒度 分布的设计方法 |
美国科学家T. C. Powers提出反映水泥石强度与其孔隙率关系的胶空比理论指出:在空隙率一定的前提下,孔或缝隙的尺寸越小则强度越高。水泥的粒度分布对孔结构有明显影响。英国水泥化学家Taylor提出猜想:水泥并非水化程度越高,强度越高。吴中伟院士指出在空隙率一定条件下,对于水泥石的强度存在一个最佳的H/L粒子(结晶尺寸小/致密)比。清华大学廉惠珍教授定量分析了H/L粒子比与水泥石强度的关系,证实和发展了Taylor的观点。晶胶比理论阐明,在硬化水泥浆体中,必须存在一定数量的熟料或者是混合材料这种未水化物质。依据胶空比理论和晶胶比理论,提出了混凝土胶凝材料粒度分布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 ①最佳熟料粒度分布曲线 ②混凝土胶凝材料分组份粒度分布模型 ③实现混凝土胶凝材料分组份粒度分布的技术与设备。通过混凝土胶凝材料分组份粒度分布设计,可以将C30、C60混凝土中的熟料含量降低至70kg/m³、100kg/m³。 |
| 4 |
基于控制论原理的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法 |
控制论的建立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成就之一,现代社会的许多新概念和新技术几乎都与控制论有着密切关系。控制论的应用范围覆盖了工程、生物、经济、社会、人口等领域,成为研究各类系统中共同的控制规律的一门科学。控制论的核心问题是从一般意义上研究信息提取、信息传播、信息处理、信息存储和信息利用等问题。控制论与随后形成的信息论有着基本区别。控制论用抽象的方式揭示包括生命系统、工程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在内的一切控制系统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的特性和规律,研究用不同的控制方式达到不同控制目的可能性和途径,而不涉及具体信号的传输和处理。信息论则偏于研究信息的测度理论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与实际系统中信息的有效传输和有效处理的相关方法和技术问题,如编码、译码、滤波、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等。通过对控制论和混凝土质量控制跨学科研究,建立的基于控制论原理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模型,突破性地提高了混凝土质量控制水平。 |
| 5 |
基于统计学原理的 混凝土强度控制方法 |
出机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偏差和合格率是混凝土搅拌站基本的统计指标,是判断强度控制水平的重要依据。但这两个统计指标是分别使用的。如果能够在二者之间建立联系,将会为强度控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思路。本技术研究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建立了一种混凝土强度的评价、控制方法,该方法用质量保证系数将合格率、标准偏差和平均值联系起来,提供了比合格率、标准偏差和平均值更加丰富的综合信息,提供了一种评价生产过程混凝土强度可靠性的测度。以计数统计合格率只能提供不合格数据的比例,质量保证系数不仅可以得到与计数统计接近的合格率,还可以反映质量指标的安全程度,表征过程质量保证能力,发现可能出现的不合格趋势。可以减小标准偏差或提高平均值都可以提高质量保证系数,通过质量保证系数即可判断质量控制的状态。 |
| 序号 | 标准类型 | 标准名称 |
| 1 | 国家标准 | GB/T 45002-2024 水泥胶砂保水率测定方法 |
| 2 | 国家标准 | GB/T 21372-2024 硅酸盐水泥熟料 |
| 3 | 国家标准 | GB/T 12959-2024 水泥水化热测定方法 |
| 4 | 国家标准 | GB/T 43487-2023 泡沫混凝土及制品试验方法 |
| 5 | 国家标准 | GB/T 40376-2021 室内装修用水泥基胶结材料 |
| 6 | 团体标准 | T/CECS 10356—2024 水洗砂石骨料废水处理用絮凝剂 |
| 7 | 团体标准 | T/CBMF 249—2024, T/CCPA 44-2024 镍铁渣粉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
|
|
||
| 发明专利证书(签章) | 发明专利证书 | 二次铝灰水解液中碱度及铝酸钠浓度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 ||
|
|
|
||
| 利用二次铝灰制备氢气的方法 | 发明专利证书 | 一种光催化固定二氧化碳制氢气的工艺及其应用-发明专利证书 | ||
|
|
|
||
| 特许证 コンクリ一 卜用材料の生成方法 | 特许证 水素生成方法 | 特许证 アル三ド口スの無害化処理方法 |